130章 不想打灰的罗斯村民不是好战士-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在罗斯大地,这些修道院和教堂,可能也就剩名义上的归属关系了。要么被当地王公和贵族掌控,要么干脆谁都不听,自己就是个独立势力。

    修道院对于教会本身是如此,修道院内部自然也容易发生分裂。尤其这些年,教会内部其实很动荡。因为罗马的北进、东进,原有的势力平衡被迅速打破;拜上帝教那种……别具一格的教义,也对当地教会造成了很大冲击。

    相比于其他地方,罗斯地区的教会本来就有点“异端”。教会传统里,保留了大量原始宗教色彩,而且各地的差别还挺大。

    这几十年来,有些人组织上接受了紫帐汗国,教义上保留自己的意见;有些人组织上只认可基辅教会,教义上却认可紫帐汗国的一些说法;还有些连基辅都不认,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大区,但为了获得支持,又承认罗马国教……

    这一大堆选项,互相排列组合,产生了一大堆分支。再加上这片大地一向地广人稀,相互交流和进行实际管辖的难度很大,导致罗斯教会一向有自己寻思的传统,各种思潮千奇百怪。因此,无论谁都难以进行统合。哪怕是修道院内部,亚历山大神父和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合,也没有什么太奇怪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这和村民也没有太多关系。实际上,村里人都很忙,天天被他撵着到处干活,甚至都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。一到天亮,包括杨士官、亚历山大神父在内的大部分人,就得到河边,接收运过来的物资,然后就地开始施工。

    杨士官等人,之前一直带着大家砍树。这段时间天气暖和了一些,就来到河汊的地方,按照上头发下来的图纸,进行施工。他们在河边淤泥里,打下之前砍来、加工好的木桩,构筑堤坝。然后用送来的机器,抽干坝后的沼泽。目前,已经围拢了一小块,当做给新兵们的训练。测试的结果,大家都挺满意,正在扩大规模,打算彻底改造这里。

    在他们上游,罗马人还开辟了几处矿区,在那里生产被称为“水泥”的材料,然后沿河运过来。

    罗斯人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,但罗马人说,这玩意儿早就用在建筑中了,只是最近搞出了人造替代品,变得更方便了。但是,这材料依然比较珍贵,只是用于特别关键的位置。显然,他们村口这儿,就是其中之一。需要的时候,还要用这种水泥,混合砂石,还有下游运过来的竹竿,浇筑出需要的结构来。这个材料比他们的土堆和竹笼都结实,因此很是好用。

    不过,这些工作,都不是一般的累人,大家一开始还觉得,一个村子级别的聚落,二十个壮劳力都足够;现在,二百个人,都远远忙不过来。

    而且,很多村民慕名而来,不止是为了这点食物和补贴,也是看中了这里能参军,有获取军功、一举翻身的机会。然而这都几个月了,大家不是砍树就是挖土、打灰。绝大部分人,连刀剑都没空去摸……不少人都疑惑起来,怀疑自己会不会被耍了。

    不过,杨士官一直坚持说,军团里本来就是这样。干好了,也有奖励。众人其实都不太信,但是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,只能稀里糊涂地又跟着他打灰……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