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00章 诸营-《笑枕江山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杨大将军大概是这么个考虑?

    铁捶也站出来道:“末将一向为皇上前驱,此番攻党项,愿皇上不弃,以末将为前锋。”

    诸将纷纷请缨。

    陆飞一拍宝座扶手,断然道:“便以铁捶为前锋,杨延昭为中央第一军都指挥使,左翼第二军曹克明为都指挥使,右翼第三军罗燕为都指挥使。后军第四军以曹彬为都指挥使。吕端为全军转运使,统领军需粮秣民夫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城一纸圣旨,战争机器立刻开始运作!

    罗燕照枢密院凋令,在汴京北郊校场先设立了第三军团军府分司,派人召集麾下各禁军军司的四衙官员,然后把枢密院组织的前营军府第三军团分司聚集起来。

    此时,军队还处于分散状态。以指挥为单位,有的指挥在值守汴京驻防,有的正在遣散状态。现在新兵制下,罗燕首先干的是让各衙门配合,先把军队动员聚集起来。

    一众百人在简陋的校场营房大堂里聚集,众目睽睽之下,罗燕身披甲胄斗篷,手持皇帝以前钦赐的宝剑,在几个亲兵拿着东西跟随下,走上正北方站定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抬头,目光聚在他的脸上。

    罗燕站直身体,亲手展开圣旨,举起来展示,又叫亲兵捧着圣旨走下去,从人们中间慢慢走一圈,让所有人凑近仔细看清楚。

    接着又是枢密院的调兵令和差遣任命状。

    罗燕默默地等了一会儿,见无人提出异议。便一手拿起大印,一手拿起圣旨王命,正色道:“奉大圣王朝皇帝诏令,本帅出任定西军第三军团统帅,从即日起,得有如下禁军各指挥统率、调动、部署、临阵惩处之权:控鹤第三军第一指挥、第二指挥……等二十一指挥。若有临阵违抗军令者,按军法处置!”

    他说罢放下东西,举起宝剑剑鞘,郑重其事地大声道:“天佑吾皇,万寿无疆!”

    一番作势,罗燕拉起皇权、又强调天授皇权的名分,申明了自己的兵权。众人听到对皇帝的膜拜,哪敢轻慢,赶紧一起拜道:“天佑吾皇,万寿无疆……”

    众人的喊声,如同对罗燕的承认,一切顺理成章了。

    罗燕抬起手平息大堂上的嘈杂,又道:“各军分司的诸官,签押军令,送各指挥使。各指挥使签押朱砂牌票,下令所有将士,于十五日内到北郊校场投营。逾期者,按军法|论处!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拜道:“下官等遵命。”

    这处营房,便成为了战时组织的定西军第三军的幕府,从幕府下达军令。各禁军军分司实际由枢密院、兵部、五军都督府、军器监四个衙门的官员分权,他们依照第三军统帅的兵权军令,先对治下各指挥使下达军令;各指挥使再以军分司联名签押的军令为凭据,得到副指挥使和管理传令兵文官的验证后,把各都各队的将士聚集起来。

    等到定西军第三军团动员起来,原来的禁军军分司四衙官员就管不了了,各指挥将依照主将罗燕和其幕府官员的军令行事。

    兵器、甲胄、粮草,以及征用民间壮丁和物资的事儿,则由前营转运使吕端极其僚属全权节制,军队不必管后勤,只管打仗。

    而今动员军队比以前更加复杂,需要各个衙门的共同认可。并且经手的人一多,要发动战争的机密性是完全没有了。

    一切都正大光明,摆在了台面上!

    陆飞以工部侍郎、军器监戴雄为监军,在调动军队的过程中,到处巡视和观察进展情况。陆飞随时询问实际运作的过程,他也在检验自己一手设计的战争机器。......

    **

    西北已是寒风呼啸,拓跋德明支持的党项没藏氏首领走到一间宫殿外面,侍卫掀开房门,里面还挂着一道动物毛皮缝制的帘子。待人掀开帘子,他便低下头矮身走了进去,大部分党项人的屋门都开得比较矮,正身进去还得碰着头。

    走进去,见屋子当中用石头砌着一个灶,里面的炭火泛着黄灿灿的光,上面悬挂在房梁上的铁水壶正在“咕咕”冒着白汽。

    没藏取下脑袋上的毡帽,对坐在一个蒲团上闭目养神的拓跋德明鞠躬,用党项话道:“拜见王上。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眼睛也不睁,说道:“烤烤火暖和一下罢。”

    没藏呼出一口气,在灶边伸出双手:“真不敢相信,中原儿郎竟要选这糟糕的季节打仗。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暖暖道:“天气好与坏,也不只他们自个忍受。”

    这时他睁开了眼睛,用试探的口气道:“大圣王朝朝廷问本王的罪,本王怜悯各族儿郎,欲以身入汴京请罪,以化解兵戈之祸。”

    没藏听罢吃了一惊:“王上怎能有此想法?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不动声色道:“拓跋家与大圣王朝皇室有联姻,本王又亲自进京,料大圣王朝朝不会杀本王。否则势必激起党项族人愤慨,叫朝廷更难收拾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!”没藏毫不犹豫地道,又急忙劝诫,“西夏已向朝廷称臣,也未有袭扰之意,今大圣王朝擅动兵戈,必不肯善罢甘休!今王上让诸部敬服,正可号令各部;党项若失王上,王子为留守暂无甚威望,不能服众,只恐群龙无首,为敌所趁。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听罢,脸上隐隐露出十分满意的神色。他又问:“各部也是如此想法?”

    没藏拜道:“中原见党项割据河山日渐兴盛,早有戒心,亡我之心不死。但凡有些远见的人,都有此念。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的脸色渐渐红润,眼睛里泛着炭火的亮光,沉声道:“若非被人所逼,本王绝不敢在此时反抗中原!本王原觉得此件大事,应由子孙后代去完成。但是,既然刀架到了脖子上,事已至此,别无选择!”

    没藏道:“臣只待王上振作旗鼓,一雪前耻!”

    拓跋德明沉声道:“只要这次打败大圣军,党项便可建立自己的国度,堂堂正正地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。”

    他越说越激动,“党项人长得高大,勇猛果敢,怎能被逼得居无定所,仰人鼻息?”

    没藏也完全支持道:“这世道,都是比谁更凶猛,只要打赢大圣军,咱们便逼他们承认党项建国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门外进来了内侍,禀报道:“王上,辽国快马送来国书。已闻讯大圣国要出兵,派出大将翟士贵,调辽军步骑二万入西夏为援!”

    “好!”拓跋德明喜道,“本王不喜契丹人,不过草原人总算说话算数,也不拖延。”

    没藏道:“辽军铁骑非常凶悍,党项勇士也不弱,此番大圣军远道而来,不惧之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